走在行业前端,全面探索和实践城市有机更新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有机更新这个全新而富有挑战的命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其中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引领者责无旁贷。科研机构需要通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制定可操作、规范性的标准和导则,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服务。
李向民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向民:
城市有机更新这个全新而富有挑战的命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其中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引领者责无旁贷。科研机构需要通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制定可操作、规范性的标准和导则,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服务。
用尖端科研领跑行城市更新工作
“城市更新已逐步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是未来城市治理的关键抓手,这也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更新的内涵既包括建筑单体的拆除与改建、保护与改造利用,也要注重附着在建筑之上的文化的传承、时代的记忆、情感的维系、环境的和谐等人文因素,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城市有机更新’的目的。”李向民对城市更新的内涵这样解释道。
“城市更新工作对相应的科技研发提出新的具体挑战。既有建筑改造与新建建筑有显著不同,具有初始条件差异化、改造需求多样化、专业运用综合化的特点,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现有针对改造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备,实施过程中按照新建设计标准去衡量不尽合理,亟需通过深入科技研发,引入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思想与手段,逐步完善针对改造的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有效推动更新实践。”当被问及城市有机更新的核心和难点时,李向民这样回答道。作为技术引领者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建筑行业较早开展绿色建筑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牵头负责人居环境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同时还负责了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测评和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方面的国家课题,“十三五”期间则继续承担了基于全过程的绿色建筑管理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主编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始终保持了绿色建筑领域重大科技攻关的力度。近年来,上海建科集团着重进行了城市更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涵盖既有园区再生规划、既有建筑监测评估、改造更新设计、绿色生态咨询、项目管理、加固与修缮施工等方面,经典案例包括世博保留建筑区、外滩源历史建筑保护群、和平饭店、华东医院南楼、衡山坊、思南公馆、毛巾二厂、东樱花苑等,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包括《典型气候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上海风貌建筑评估改造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世博园区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参编国标《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等。
截止2016年,集团下属的上海建科院绿色建筑咨询服务项目数量达到400余个,总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覆盖全国17个省市,承担二十余项绿色生态城区或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了4项全国首批居住建筑改造星级标识,实现了科技研发进步与工程咨询服务的有机紧密结合。
技术先行,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
李向民认为,优秀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需要从项目定位、规划设计、科技咨询、人文交融等多角度系统考虑并协同推进,深刻挖掘建筑本体与环境双重内涵,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求得合理的平衡,努力体现城市文脉与精神。
由于长期的服役、环境的侵蚀、设计理念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在对既有优秀历史建筑严格按照条例进行保护的同时,实现其有机更新与生态营造显然并非易事。上海建科院在衡山坊的绿色化改造咨询任务中,全场地实施无障碍总体设计,通过一系列被动及主动性技术策略完成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为类似项目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提供了借鉴。
加强城市有机更新的推进力度,需要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需要科研机构的关键技术成果和标准填补空白,需要规划设计单位的既有改造综合设计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建材和设备供应企业的产品支撑,在产学研联动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从点到面支撑全市的城市更新进程。
在未来城市有机更新的攻坚战中,上海建科集团会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突破、标准体系构建与重点标准编制、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打造等方面做重点推进。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把握因地制宜、追求实效、合理提升策略,统筹兼顾、持续进步,进一步有效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