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
银奖项目
汾阳路150 号1号楼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为上海市徐汇区文物保护点,建筑面积1173 ㎡,花园占地5900 ㎡,1919年建成,是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的早期作品。
由于功能几经变迁(从住宅到办公到餐饮),1号楼整体风貌、结构、装饰都有较大变动,外观风貌芜杂,内部已结构换胆,装饰新旧混搭,设施陈旧缺失,亟待更新。
在本次修缮中,以珍贵的原设计图纸和历史照片为依据,完整呈现风貌,精心修复细节,并运用绿色技术,实现了现代使用功能与历史建筑的完美融合。通过比对历史资料,拆除保护本体上的所有违章搭建,清除外墙后期涂料,修复破损劣化,还原建筑历史风貌和特色。对基础进行加固,对结构无法满足承重及使用的部分内部进行局部结构置换,提升建筑安全度和耐久度。增加必要的设备设施,提升建筑安全度和舒适度以满足现代使用需求。拆除室内后加装饰,复原二层大厅高敞气派连续的空间格局,并对特色装饰进行考证修复。整治庭院绿化环境,恢复原法式花园风貌。
修缮后的汾阳路150号(1号楼)作为上海沪剧院的交流、办公场所,同时容纳了沪剧与沪语艺术的文化展示功能,将花园洋房底景与沪语展陈交流文化功能相融合,进而实现建筑遗产与地方非遗(沪语文化传习)的价值融合与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外墙后期涂料,修复破损劣化,还原建筑历史风貌和特色;对基础进行加固,对结构无法满足承重及使用的部分内部进行局部结构加固,提升建筑安全度和耐久度;修缮附属设备用房,完善功能和流线;增加必要的设备设施,提升建筑安全度和舒适度以满足现代使用需求;整治庭院绿化环境,恢复原法式花园风貌。
项目特色
建筑布局及参观流线的优化
从曾经的住宅转变为文化建筑,本次修缮将建筑底层作为“沪剧”陈列展览使用,与原有的室内弧形楼梯形成完整连续的参观流线,同时增加了文化、交流空间。建筑二层为文化沙龙、接待使用,三层为业主内部办公使用。
历史建筑屋面性能提升技术
在修复、加固原有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基础上,在屋顶重做防水层、增设内保温层,兼顾风貌保护与建筑性能提升。
传统绿色营造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可调节建筑遮阳
按历史照片复原了原有木质百叶门窗的形式,外立面均采用玻璃木门窗与木百叶门窗相复合的门窗形式,既保护了原建筑风貌,同时实现了可自由调节的遮阳效果。
地垄墙结构
上海为海洋性气候,具有潮湿多雨的特征,建筑的防潮通风处理尤为重要,为此上海地区老建筑较多采用抬高基础并在底层地板下方铺设地垄墙的做法,在通风的同时节约材料。本次修缮沿用此种传统低技术绿色手段,将破损地垄墙进行修复,使用环保化学药水注射墙体,修复地坪下的避潮层,并疏通四周墙体底部的通风孔,实现传统绿色营造技术的延续。
庭院环境风貌的整体塑造
景观小品
保留院内原有高大乔木与灌木,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结合的复层绿化,同时将原有景观小品融入,设置屋顶覆土绿化(陈列连廊),配合植物多样性增加不同的景观效果建筑。
透水铺装
院内车行路、花园内小路均采用石材植草形式的透水铺装,雨水通过缝隙渗入下部草地土壤,有利于道路及土壤的透气透水,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
运行维护制度体系
制定传习所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应急预案,并在现场明示;各系统设备建立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建立档案;采用参观预约制度,实现对现场人流的严格管控与数据统计,使物业管理更加便捷与智能。
修缮后的汾阳路150号已作为上海沪剧艺术传习基地投入使用,以全新的面貌为世人展示沪剧与上海的百年发展历程。曾经的花园住宅成功转变为文化办公建筑,将现代绿色节能节材技术植入的同时,也修复延续了其本身原有的被动式绿色技术。汾阳路150号1号楼修缮的成功经验及技术成果,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绿色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采用技术:
1、建筑
高性能外门窗
可调节建筑遮阳
防滑地面
垃圾收集点除尘除臭
高标准隔声性能
建筑玻璃膜
屋面保温防水
防坠物措施
2、结构
高性能、高强度材料
3、给水排水
高效用水器具
用水计量装置
透水铺装
雨水花坛
节水灌溉系统
4、暖通空调
高能效冷热源机组
末端调节
部分负荷节能
5、电气
高效照明灯具
照明节能控制
6、施工
装饰装修环境污染控制
7、运营
建筑智能化系统
8、创新项
外墙保护修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