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
构建标准体系,打造BIM发展“上海样板”
“上海始终走在BIM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前列,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级巡视员林岚岚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上海的创新实践。她表示,标准化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要着力推动数据共享与标准化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希望上海建设管理部门继续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同时,依托上海BIM推广中心等专业机构,整合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台,编制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标准体系,深入推动BIM技术全面应用。”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用一组扎实的数据展现了上海的政策成果:“结合最新的行业规范和市场需求,我们修订并发布了《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25版)》,编制了《上海市房屋建筑施工图信息模型(BIM)交付要求》,并全面升级了BIM智能辅助审查系统。”他强调,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型,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晓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角度指出:“BI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推动城市智慧化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他表示,围绕数字上海建设目标,上海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诸多成果,特别是在城市更新、智慧工地、绿色建设管理等方面,为上海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实践:
以BIM为基石,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BIM的核心是数据,AI的核心是算法,数据与算法的深度融合,将助推建筑业迈入转型升级与跃迁发展的新进程。”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在主题报告中指出,BIM作为建筑数字化的核心技术,虽在集成全生命周期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但仍面临数据协同壁垒和全产业链价值未充分释放等挑战。AI的引入正在突破这些痛点,推动建筑业的颠覆性变革。他详细介绍了BIM+AI在智慧设计、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智慧管养和绿色运维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其在提升设计效率、破解工程难题、提高施工质效、实现主动预防性维护和保障绿色低碳运行中的显著成效。
华建集团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以现代大厦北楼改造项目为例,探讨在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数字化技术手段如何融入并有机驱动城市更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的责任建筑师极为重视数字化能力,始终坚持从策划到设计、从施工到运维,一套模型贯穿始终,这是数字化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他认为,以数字技术为有力抓手所进行的管控工作,已然成为了权衡品质控制与投资控制的全新资源。
此外,上海城建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应红认为,随着国内城市建设迈入“新建+更新”的存量时代,BIM被寄予推动项目协同与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厚望。“BIM技术正从传统建模工具向主动协同平台转型,提升了市政工程建设的精细化水平。”
“CIM(城市信息模型)的诞生,是对BIM局限性的系统性突破。”上海市城建交通研究院副院长汪枫在论坛上展示了“从BIM到CIM智绘申城”的数字化蓝图,强调这不仅是大数据的融合,更是“规建管”全链条的协同共生。
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认为,建筑业作为高度依赖空间逻辑的工业化行业,必须依托BIM技术构建三维图形平台和数字孪生体系来推动数字化转型。他还分享了国产BIM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攻克“数据孤岛”。
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介绍了注入鸿蒙、AI、绿色三大技术体系构建的未来智能空间,特别是结合BIM可视化技术,可实现业务智能分析和应用场景创新。他还在论坛上展示了打造智慧园区数字化平台方面的创新成果。
行业共建:
“落沪”十年,BIM应用从试点到全面深化
今年正值上海BIM推广中心成立十周年。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上海BIM推广中心主任崔明华在论坛开场中深情回顾道:“十年间,我们见证了BIM技术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的全面深化,这个过程凝聚了行业各界的智慧与心血。”他指出,BIM技术作为建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正以“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颠覆性力量,重塑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逻辑。
回首十年历程,这份坚持与成效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一级调研员沈宏在论坛现场解读《2025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时特别指出,这份已连续发布十年的报告,“详实记录了十年来上海市BIM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数据,彰显了上海在BIM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活力”。他认为,报告中选取的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案例,充分体现了BIM技术的优势与价值。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上海BIM推广中心副秘书长张俊在题为《凝聚标准化动能·驱动BIM应用推广,擘画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报告展示了十年成果:“截至目前,协会已发布六项团体标准,正在编制四项,参与七项行标、三项地标编制。”她特别提到,《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作为全国首部BIM全过程服务收费管理标准,已在五大新城建设中推广应用。更令人振奋的是,协会正在推动《上海市既有民用建筑绿色低碳改造适用技术目录》英文版发布,助力上海标准“走出去”。
在人才培养这一行业发展的基石上,协会与中心十年来的耕耘更是硕果累累。论坛上发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三级高级工(建筑工程)》教材,正是上海市首套对标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教材。该教材紧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要素,构建了“学用一体”的实践路径。从最初的普及培训,到如今形成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大赛、高端论坛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协会与中心成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兼具专业知识和数字化技能的“数字工匠”,为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论坛在上海市第七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中落下帷幕。本届大赛设立的优秀BIM全生命周期应用奖、技术集成应用奖、绿色低碳应用奖等项目案例奖,以及特别创意奖和优秀个人奖,生动展现了上海BIM技术应用正在向广度拓展、向深度迈进。上海市政总院道桥院项目经理罗绛豪、上海隧道院技术副总监衣娟等获奖代表在发表感言时表示,大赛不仅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成为了推动技术交流与进步的重要平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