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创新碳抵消 实现碳中和|详解冬奥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碳中和路径

2022-02-17 10:25:02

2月9日,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说到,“当前,全球都在努力减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奥运赛事的举办能够在可持续性方面为全世界引领示范,也希望奥运赛事的举办能够在主办国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伊始便强调可持续发展。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首次使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奥运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在发布会上表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全过程,“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低碳环保’‘生态保护’”。

是否低碳管理,能否碳中和,均有一个重要前提:碳排放的准确核算

北京冬奥会在低碳管理方面做出了杰出表现,发布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系统展示北京冬奥会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北京冬奥会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全流程碳中和方法学,覆盖基准线/实际排放量核算、碳减排量核算及碳抵消全流程。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方法学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及碳抵消方法学三部分内容。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

 

 

依据国际奥委会碳足迹方法学(IOC Carbon Footprint Methodology for the Olympic Games),借鉴往届奥运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结合中国及北京市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主要改进了以下内容:

1)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oha amend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工作进程,拓展了温室气体覆盖范围,包括CO2, CH4, N2O, HFCs, PFCs, SF6以及NF3七种温室气体;

2)在基准线排放和实际排放量的核算时,活动水平全部选用实物量指标;

3)考虑中国及北京的能源结构,对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处理等。

 

核算原则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的主要原则参照了GHG Protocol、ISO14064-1,包括:

· 

相关性原则

· 

确保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恰当地反映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服务于内外部用户的决策需要。

· 

完整性原则

· 

核算和报告选定排放清单边界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活动。披露任何没有计入的排放源及其活动,并说明理由。

· 

一致性原则

· 

采用一致的方法学,以便可以对长期的排放情况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按时间顺序,清晰记录有关数据、排放清单边界、方法和其他相关因素的任何变化。

· 

透明度原则

· 

按照清晰的审计线索,以实际和连贯的方式处理所有相关问题。披露任何有关的假定,并恰当指明所引用的核算与计算方法学,以及数据来源。

· 

准确性原则

· 

应尽量保证在可知的范围内,计算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系统性地高于或低 于实际排放量 ;尽可能在可行的范围内减少不确定性。达到足够的准确度, 以保证用户在决策时对报告信息完整性的信心。

应避免重复签发、重复使用和重复计算。

· 

避免重复计算原则

· 

应避免重复签发、重复使用和重复计算。

核算边界

 

时间边界:

根据奥委会方法学,温室气体核算的时间边界应涵盖奥运会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选出主办城市开始,通常贯穿奥运会举办前的七年,直到奥运会结束后的解散阶段。

空间边界:

主要涉及与北京冬奥会筹办活动相关的职能范围、地理边界和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后者可能不是一个精确的终点。有时候,奥组委的解散可能发生在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多。但是,通常假设在残奥会结束后的3~4个月,有意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就终止了。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从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6,分赛前筹备、赛时运行和赛后拆除3个阶段。

核算气体:

北京冬奥会核算的温室气体,不仅包括1992年6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规定的CO2、CH4、N2O、HFCs、PFCs和SF6,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追加的NF3,共七类温室气体。

运营边界:

为了对温室气体进行有效管理,设定综合的包括直接与间接排放的运营边界,有助于组织更好地管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风险和机会,这些风险和机会都存在于组织价值链内。

2009年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简写成“GHG Protocol”)将碳排放根据来源分为三个范围,为盘查/核查提供指导。

根据《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北京冬奥会运营边界的范围界定如下:

image.png 

 

组织边界:

按照产权标准和控制力标准(产权标准:基于产权比例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标准:无产权,但具有实际控制力也纳入核算边界。),确定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组织边界,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image.png 

 

 

核算实施

 

界定温室气体排放源: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包括筹办和运行过程、场馆和交通设施以及观众共3项及其子类别的200种排放源,具体如下图:

image.png 

又可细分为200个核算子项:

image.png 

选择核算方法:

许多情况下无法进行直接监测或直接监测费用过高时,通过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难以实施。这时,可以根据燃料消耗量计算出精确的排放数据。最普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办法是采用有记录的排放因子来计算。排放因子是经过计算得出的、排放源活动水平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比率。

对多数核算者而言,可以采用公布的排放因子并按照购买的商业燃料(例如 天然气和取暖用油)数量计算范围一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通过电表显示的用电量以及特定供应商、本地电网或其他机构公布的排放因子来计算。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通过燃料用量或旅客里程等活动数据、公布的或第三方的排放因子来计算。多数情况下,如果有具体排放源或设施的排放因子,应该优先使用这些因子而非通用的排放因子。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采用各类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与对应的排放因子相乘后加和的方法。

image.png 

注:活动水平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类活动导致排放量或清除量的数据。

考虑到价值量活动水平指标受汇率、通货膨胀、可比性较差等因素影响,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全部采用实物量。如场馆建设期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为场馆建筑总面积(基准线估算)或物料消耗量(实际排放量核算)。



北京冬奥会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

 

北京冬奥会参照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 10 )方法学和中国提交给UNFCCC的《国家信息通报》所采用的方法学,制定了低碳措施减排量核算方法学。

核算原则

· 

可以形成真实、可测量和长期的减排效益;

· 

· 

活动的减排效益相对于基准情景是额外的;

· 

· 

核算全过程经具有DOE资质的独立第三方评估。

· 

核算边界及核算方法

北京冬奥会实施的低碳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

针对不同减排措施的比较基准、监测指标以及方法学和假设等事项,从定性或量化角度,重点制定了场馆碳减排措施减碳量的核算方法。

image.png 

通过获取各种减排措施的实际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并用于计算实际排放量。总碳减排量为各种减排措施在常规情景和实际情景排放量之差。所有减排量计算方法和过程已经过独立第三方核查。

image.png 

北京冬奥会减排量核算边界及方法

核算结果

经核算,北京冬奥会2016—2021年6月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各年度排放量占比依次分别为1.1%、1.6%、25.3%、42.4%、18.0%和11.5%。前三大排放源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实际排放总量的比重为50.0%)、场馆建设改造(占比41.3%)和北京冬奥组委(占比7.5%)。

image.png 

2016-2021年实际排放量

原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与修订后基准线排放量、实际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016-2021年实际温室气排放总量为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估2022年赛时及赛后处理阶段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20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image.png 

基准线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

北京冬奥会碳抵消方法学

 

image.png 碳抵消方法学原则

D1

明确碳管理责任

北京冬奥会明确各部门责任,在赛前、赛时和赛后全过程实施低碳管理,推进实施减排措施,定期核算碳排放量。同时,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场馆碳排放量、减排量核算过程进行核查。对无法避免和无法减排的排放量采取抵消措施。

D2

符合国际标准

为实现透明、具有公信力,北京冬奥会选取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的碳抵消产品,并经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

D3

抵消产品透明

北京冬奥会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碳抵消量核算公开、透明,公开具体抵消产品的类别及其数量

D4

额外性

指项目产生的增加碳汇量或者减排量相对于常态情景是额外的。与常态情景相比,该项目增加碳汇量或者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是该项目的效益。

D5

鼓励多方参与

北京冬奥会鼓励北京市、张家口市捐赠符合要求的林业碳汇;鼓励合作伙伴和涉奥企业赞助高质量的碳抵消产品;通过碳普惠制等措施,倡导公众通过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等行为参与自主减排行动。

 

image.png 碳抵消产品评价指标

北京冬奥会构建了碳中和两层级技术评价标准:“CORSIA+普适性”标准,具体为CORSIA12减排单位标准(Emissions Unit Eligibility Criteria, EUC)下的抵消产品完整性评价8项评价指标,附加1项普遍适用性,该指标普遍适用于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或大型体育赛事。

碳抵消产品的完整性评价:

1)减排具有额外性。

2)基准线务实可靠。

3)减排量可量化,可监测、报告和核查。

4)监管流程清晰透明。

5)减排永久有效。

6)不造成碳泄漏。

7)避免重复计算。应避免重复签发、重复使用和重复计算。

8)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9)普适性。

 

image.png 碳抵消措施

北京冬奥会碳抵消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林业碳汇,赞助企业赞助和碳普惠制。

从申办北京冬奥会开始,造林项目就被确定为碳抵消的主要措施。自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植树造林碳抵消计划得以制定,这使得项目的额外性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以及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的碳汇量,均已计量、监测并核证后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

image.png 

上述碳抵消合计为170万吨,远超预计实际发生的10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因此,可以说北京冬奥会有望创造正的环境效益,超越净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标,达到负碳排放的碳积极或者气候积极目标。

image.png

 

一图读懂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