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项目案例】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金奖):南京东路558号(原旅游纪念品商厦)

2025-07-08 10:37:47

金奖项目

项目名称


南京东路558号(原旅游纪念品商厦)

项目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558号

建筑面积


6941.67㎡

建筑功能


商业建筑

项目类型


本项目通过对外观重新设计、对室内空间再分隔,通过利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屋顶绿化系统、围护结构性能提升、节能照明、智能化运维系统等多种节能降碳技术,打造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典型案例。

项目现状


2024年1月投入运行(2023年4月01日开工,2023年12月27日竣工)

其他荣誉


2024年度上海市城市更新优秀示范项目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等

开发单位


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物业单位


上海新世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探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实施路径、推进方式和资源利用机制,研究本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中的适用技术,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开展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工作。经评审,共评选出了20个优秀项目,其中铂金奖项目2个,金奖项目13个,银奖项目5个。在6月24日召开的“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举行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颁证仪式。

【协会动态】“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创新推进四好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发展
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

江欢成院士为金奖项目颁奖


项目概况

南京路旅游纪念品商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558号,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北侧,项目原建于1992年,后续经过多次加建、改扩建,项目整体颜色较暗,商业性较弱;结构体系传力不明,局部存在拆改,存在安全隐患;项目业态、内部装修和机电设备等老旧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为了配合市、区两级对南京东路上世纪广场的提升改造,配合区商委和新世界集团对南京路步行街商业业态的整合重构,对本项目进行升级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核心路段的品牌形象及商业价值。

本次更新改造面积6941.67㎡,地上7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2m。改造内容包含:结构改造、立面整体更新改造(由原窗墙系统更新为幕墙系统)、内部整体装修改造、消防设施改造。项目于2023年4月01日开工,2023年12月27日竣工,建设周期9个月。

项目外立面实景图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


定位目标

本项目作为南京路世纪广场更新改造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外观重新设计、对室内空间再分隔,通过利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屋顶绿化系统、围护结构性能提升、节能照明、智能化运维系统等多种节能降碳技术,努力探索实践“示范引领、提效降碳、运行管碳、协同治碳、理念传播”的碳效提升路径。改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从全业态出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重新设计,并结合装饰设计,提高项目整体舒适度。

(2)在有限的南立面空间内设计LED大屏、观景露台、玻璃幕墙、蜂窝铝板等,中庭设计镜面不锈钢吊顶,实现与周边行人、建筑及世纪广场的互动。

(3)建筑顶层屋面加设可开启玻璃魔盒,空间利用灵活,3层、4层屋面加设屋顶花园,提升空间舒适性与互动性。

项目特色


0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

玻璃幕墙及外窗采用中空Low-E玻璃,整窗传热系数不大于2.20 W/(m2.K),空气层厚度不小于12㎜。外墙采用50mm厚岩棉保温板;屋顶设置125mm厚泡沫玻璃保温板。


02

立体绿化与景观平台

三楼屋面设置屋顶绿化,四层南向空间面向世纪广场方向,结合立面设置观景台,成为“南京路上最美观景台”,形成极具交互性的商业形象元素,与世纪广场交相呼应。

三楼屋顶绿化及四楼观景平台


03

节能照明

人工照明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具,商铺安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实现光线的自动调节。照明控制与商铺的营业时间、季节变化等因素相结合,有效优化照明空间,减少建筑照明能耗。


04

柔性太阳能光伏膜

结合建筑屋顶移动阳光房“玻璃魔盒”设置太阳光伏薄膜。光伏薄膜重量轻、厚度薄,适合各类建筑屋面,并且在阴天、散射光或高温环境下仍能发电,同时光伏薄膜可以贴合不同建筑表面形状,可与建筑屋面、立面完美融合。

屋顶光伏魔盒


05

智慧建筑运行平台

建筑内设计智能化运行平台,含能耗监测系统、机电智能化控制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等,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对运行过程实时监测,掌握用能实况,追溯高耗问题,寻找最佳经济运行模式。


06

智能建造

结合建筑业数字化应用重难点,运用BIM技术、建筑机器人技术,围绕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四个阶段,建立以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建筑建设方、设计方、咨询方、施工方、监督方、供货方、物业方需求和业务的数字化协同,强化全过程监管,全面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控能力。


07

节水技术应用

项目内卫生洁具全部采用一级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洁具。项目内绿化浇灌采用滴灌方式。充分利用市政压力,合理进行供水分区,,用水点处供水压力大于0.20MPa时设置减压阀进行减压。按使用用途对绿化浇洒、消防用水、卫生间用水等分别设置水表计量;按付费/管理单元对各个商铺分别设置水表。


08

室内空气质量优化

项目新风系统中设有初中效过滤系统,同时配有静电除尘过滤网,有效阻隔室外PM2.5、SO2和NO2等污染物,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间人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大的部位设置CO2监测器,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且联动新风系统,当CO2浓度超标时,启动新风。

实施效果及效益

南京路步行街商业建筑碳效提升示范项目已入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成为清单中唯一一个全国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示范项目。本项目作为南京路步行街绿色更新改造的重要节点,实施了绿色建筑技术策划与过程把控。采用了高性能外门窗、新材料及构造、立体绿化、自然采光优化、自然通风优化、高能效冷热源机组、绿色照明控制等一系列绿色改造措施。各项改造措施实施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之后,为建设单位极大改善了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有效降低了建筑综合能耗,也获得各方好评。对今后上海市绿色公共建筑技术的大量推广既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END